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半岛官方app骑行日记DAY 11: 梦向远方又见敦煌
半岛官方app骑行日记DAY 11: 梦向远方又见敦煌。在例行强调了每日骑行的注意事项后,队员们站成一列,抬起手为前面的队员按压肩膀,放松心情,大家聚在一起加油打气,欢声笑语地
瓜州出发,笔直的公路一直伸向远方。这个季节的河西走廊,正是瓜果飘香的好时候。道边摆满了西瓜、白兰瓜、黄河蜜等各种各样的瓜,有将近10个不同的品种。老板一边热情地介绍不同品种蜜瓜的不同口感,一边随手拎起一个瓜麻利地切开,招呼大家快来尝尝,尽显西北人的大气与豪爽。
在瓜州当然要吃瓜。休息间隙,队员们迅速“包围”了路边上的一个卖瓜摊点,蜜瓜香甜可口,质脆汁多,大家争前恐后地当起了“吃瓜群众”,解渴消暑,意犹未尽。
距离今天的骑行终点站,同时也是本次“兰天”丝路骑行活动的目的地——敦煌越来越近了,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虽然沿途在逆风而行,遭遇沙尘漫天,但大家依然在努力克服,咬牙坚持,不断向前。
同时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心情和感受却是不同的。对于2018年“兰天”丝路骑行考察队的新队员来说,这是“初遇敦煌”,是无以言表的激动和欣喜若狂;但对于1983年“兰天”丝路骑行考察队的老队员来说,则是“又见敦煌”,是无以名状的感慨与思绪万千。
“当我第一眼看到“又见敦煌”这几个字的时候,心情真的是好激动。敦煌于(那个时代的)我而言,是一座具有麦加意义的城市,“又见”二字,足足跨越了35年的岁月风雨。
1983年8月,我和队友们一行三十二人,骑着自行车,成一列队形飘进了这座历史名城,也算是当年这个古城的一道风景。按照我的记忆推衍,我们“飘进”了县委大院半岛官方网站,住在了县委招待所的会议室里。一人一个长条凳子,一个挨着一个,把自带的铺盖卷铺上,就搭好了一张床,睡在里边,完全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架势,如果睡姿单一,平躺着,马上闭眼入睡,那就是进了天堂一般;如果要侧身或需要来回翻身才能入睡的伙伴,那就不是那么好玩了,一个长条凳的空间,哪怕对于当年“十分苗条”的我来说,也是非常窄小的,想想都感到憋得慌。
这是我有生以来与人“同居”人数最多的一次,好在会议室很大,有足够的空间释放我们这些年轻的单身狗散发出来的各种味道,呵呵!
除了睡,吃在敦煌也是抹不掉的记忆。饭是在县委招待所的大食堂吃的,一盘盘上桌的菜,都是看起来让人垂涎欲滴的“肉”,急不可耐地伸手去夹,本想放进嘴里大快朵颐,结果却是“入口即化”,那“豆腐”做的绝了,好吃极了!
这是我第一次吃到人造肉,号称“蛋白肉”,现在这个各种肉高度过剩的时代,你是见不到的。以后我还记得吃过人造蟹腿,吃起来还有几分海蟹的鲜味呢。
2018年7月的最后一天,一别三十五年,兰天丝路考察队,一列轻骑兵,犹如当年一样年轻的伙伴,一路飘进了敦煌城。
兰州(大学),敦煌,从兰州到敦煌,这是一段朝圣者的路。而今,我们又一路风一路雨地骑行过来,又见敦煌,这颗镶嵌在丝绸之路最璀璨的明珠;又见敦煌,我们西部学子的麦加城!”
下午3点半,“兰天”丝路骑行考察队的队员们来到敦煌市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礼堂,同当地百姓共同观看了兰州大学艺术学院赴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镇文艺惠民演出并进行合影留念。
演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以“兰天丝路,旗帜飞扬”为主题,包括器乐表演、传统民歌演绎、“中国梦”主题歌曲演唱等,展现了我校学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面貌,表达了对于当地百姓美好生活的祝愿,彰显了我校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沿线上的重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的强烈使命担当。同学们用所学专业服务社会,通过点滴努力不断传递青春正能量,如同春风化雨,为古老丝路焕发出来丝绸般耀眼的光彩并延续至今再添新绿!
转眼,我们的“兰天”丝路骑行考察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敦煌,这座“随手捧起一把沙,就是一段历史;随手翻开一卷书,就是一段故事”的丝路古城,镌刻了我们探寻丝路梦向远方的青春,见证着我们选择远方风雨兼程的青春信条,关于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
Q1 :您是35年前“兰天”丝路骑行考察活动的老队员,同时又是这次2018年丝路骑行活动的召集人,在这个过程中您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组织大家35年后齐聚兰州共同参加这样的一次“重走”活动?
张:35年前,我为一个外地的学生考入兰大,由于偶然的机会进入83年“兰天”丝绸之路考察队,它对我个人意味着什么,当时还没有来得及想清楚想彻底,就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了。
此后,我在甘肃继续学习和工作,在河西走廊穿梭往返,逐渐意识到我对这段经历深怀感情——是感恩也是眷恋,总想把它表达出来。这次活动是天赐良机,兰州大学又一次给了我机会,让我在重走丝绸之路当中重新发现自己的内心、寄托自己的情怀。
我不太赞成是我召集和组织老队员参加活动——应该是兰州大学给了我机会,同时,老队员们重走35年前青春之路的共同愿望,才使得我在这个活动中发挥出了一点作用。
张:很多情景历历在目。不是自己的记忆力好,而是这件事的全过程都能在自己的脑海里找到印记,从入队考察到返校总结,从始至终都有激发我心智的东西出现。简要说,一方面是精神境界的提升、意志品质的锤炼;另一方面是从队员的知识和能力中补足自己。
例如,历史系汪海森、吴玉中同学在黑水国遗址发现整理东汉文物这件事,我当时在现场,可以说是这个小小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和亲历者。他们这两位队员在这件事过程中表现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让我惊诧和敬佩,奇迹就是这样发生的。
张:关于“兰天”精神,1983年考察队员和老师们一直在探讨。我现在理解有两个特点,一是团结协作、个性鲜明,队员们在考察队大集体中都能恰如其分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相互协同、心想行至;一是永不放弃、坚忍不拔,直面考察途中的种种困难,战而胜之、保全大局。
张:接触感知新老考察队,的确有很大不同、甚至说天壤之别,却又有高度的相似之处令人赞叹。我想,这应该来自于“兰天”精神的传承和校训理念之深入人心。
说具体点儿吧,看骑行装备,83考察队在当时已经够“时髦”了,但现在的装备技术乃至保障水平更高;定考察目标,因为信息背景和技术有了很大不同,前瞻中的考察成果,应该更加丰富、更具备高度和深度;对行程计划的执行,当时西行东回九千里43天,每天平均一百多公里可堪壮举,而现在交通条件下队伍行动做到了精确可控,确实增添了新老队员的信心;对队友间交流,我认为是应该增加的一个环节,因为我感受到了新队员对河西走廊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所具有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和见解。
特别说一下组织团队,我感叹后生可畏、后来居上。在活动接近尾声看全过程,活动从主题定位、整体协调、宣传制作、后勤保障,都能从实际出发、灵活可控,堪称一流。
如果从精神层面上说,从“做西部文章”的八十年学方向到“独树一帜”的兰大校训,两个队伍各自做出了具有时代青年之特点的高度诠释。
张:我不认为自己是优秀校友,优秀的校友的确狠多,但还轮不到我。希望母校对于自己的学子能继续给出有利于他们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希望十年后兰州大学120周年校庆时再次举办丝绸之路骑行考察,以传承和接续“兰天”精神和兰大校训,有助于办出具有西部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当然,如果那时我还活着,我乐于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