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童画绘廉心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清廉”是什么样子的吧

2024-03-29 17:40:4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童画绘廉心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清廉”是什么样子的吧可能是一件一年穿三季的旧棉袍,可能是一对布满破洞、露出内衬的旧沙发,也可能是一辆历经二十余载风雨的老凤凰牌自行车……孩子们虽稚嫩懵懂,但对清廉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今年5月,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反导刊》杂志承办的首届“童画廉心”青少年廉洁画征集活动正式启动。短短20天,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廉洁画创作热潮,收到参赛作品近万幅。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挑选了一批优秀作品,看孩子们如何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一个个清廉故事,用童心诠释廉洁之美。

  “空谷移根出草莱,寻得幽兰报知己。”兰花端庄素雅、质朴高洁、坚韧刚毅,与梅、竹、菊一起被称为“四君子”。兰花的廉洁品格,正是朱德十分看重、推崇并要求自己要做到的。有一次,朱德在杭州西泠印社遇到一名培育兰花的知己,从此对浙江的兰花非常关注。在朱德的关心下,浙江兰花工人精心培育了许多名贵的兰花,在国内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本作品描绘了一批伟大的无产阶级家,他们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身上的衣物不断缝缝补补,却始终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

  位于舟山市普陀区的蚂蚁岛陆域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在广袤的东海里小得宛若一只蚂蚁。可它却曾诞生过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名扬全国。作者以此进行创作,刻画了勤俭节约、廉洁勤政、吃苦耐劳、担当敢为的蚂蚁岛精神风貌。

  本作品描绘的是曾任杭州艮山门车站总支部、杭州县委赵刚的故事。作品中间是在狱中抗争的赵刚形象,1930年8月27日,赵刚英勇就义后,他的夫人拒绝了抚恤金,把这些钱捐献给党的事业。

  本作品画的是中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沈鸿的故事。北京市百万庄葡萄园内“局长楼”的一套单元房,就是沈鸿与其夫人半岛、子女几十年的住所。这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旧式单元房,开间小、通风不畅、设施老化……身为领导干部、著名院士,他却在这套老旧、狭窄的单元房里甘之如饴,过着清贫俭朴的生活。

  本作品画的是党员干部赵伯钦的故事。1981年他任缙云县公安局副局长,每年冬季,是办理“农转非”的忙碌时刻,这时便有很多人去他家登门拜访并送礼,然而,他一律不接待,并提出了不收礼的三条原则。

  在改革担当精神传承馆中,陈列着一对旧沙发,沙发上遍布着浅色的褶皱纹路,扶手处错落着大大小小十几个破洞,露出了内衬的海绵。这对沙发,见证了改革开放初期曾任义乌县委谢高华“改革担当”的精神,也承载着他务实清廉的品行。

  郑九万,永嘉县山坑乡后九降村党支部,他心系百姓,无私奉献,做群众贴心人;甘于清贫,严以律己,做廉洁清白人。 春寒料峭,括苍山脉深处,一条水泥路,通向了偏远的村落。这是一条郑老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路,也是险些让他付出生命代价的路。

  本作品讲述了基层民警尤学军与老百姓的故事。作品以一辆老式自行车为线索,描绘了尤学军作为一名平凡的民警,不畏艰难,勤政为民,二十多年来骑着自行车走访在基层社会,为百姓排忧解难的鲜活事迹。

搜索